安东尼·葛姆雷来了!西海美术馆将呈现其大展《有生之时》

艺术中国

2023-04-01 09:57:00

关注
图片安东尼·葛姆雷《隔膜》, 1995铅,玻璃纤维和空气190 x 49 x 30cm摄影:Stephen White & Co.©艺术家
当代最具国际影响力的艺术家之一
安东尼·葛姆雷迄今在亚洲最为全面的创作呈现
贯穿近40年艺术家生涯,展开前所未有的作品对话
多件重要作品首次展出

图片安东尼·葛姆雷 《茎II》,2019铸铁62.7 x 38.9 x 59厘米摄影:Stephen White & Co.©艺术家
“雕塑并非世界的照像,而是对世界实实在在的改变。”
—— 安东尼·葛姆雷
2023年5月,西海美术馆将呈现英国雕塑艺术家安东尼·葛姆雷(Antony Gormley)大展“有生之时”(Living Time)。这是迄今为止安东尼·葛姆雷在亚洲最为全面的创作呈现,展览围绕其“将身体作为转化与交流之所”而展开的探索,贯穿了艺术家近40年的创作生涯。
图片安东尼·葛姆雷《环形》, 20198毫米耐候钢195 x 42.5 x 25cm摄影:Stephen White & Co.©艺术家
作为享有极高国际声誉的当代艺术家,安东尼·葛姆雷因其探索人体与空间关系的雕塑、装置和公共艺术作品而受到广泛关注。他的创作直面人类于宇宙万物间立足点的本源性思索,致力于将艺术空间作为一种生成之所,让新行为、思想与情绪得以涌现。葛姆雷的作品在英国及全球各地广泛展出,曾获得包括特纳奖(1994年)在内的诸多奖项。
图片安东尼·葛姆雷《身体》,1991/93;《果实》,1991/93铸铁和空气233 x 265 x 226cm和110.7 x 129.5 x 122.5cm展览现场,皇家艺术学院,2019年摄影:Oak Taylor-Smith©艺术家
展览“有生之时”将激活西海美术馆两个迥异的空间—— 4号和5号展厅。相较于表面化的作品呈现,展览将“作为空间的身体”作为更为有效的研究线索,从早期标志性的《膨胀》系列作品(Expansion Works)到近期将建筑性注入人类躯体的作品,跨越了不同的时间维度。35件雕塑在4号展厅以网格的形式展出,以呼应空间的封闭性。这是葛姆雷首次在不参考其创作时间线的情况下展出作品,令观者得以在作品之间自行构建连接。
展览收幕于5号展厅的四件《膨胀》系列作品。作品源自艺术家对于重塑皮肤边界的痴迷,通过将躯体皮肤向外扩张形成如葛姆雷所说的“封闭爆炸”。5号展厅的二层将为观者提供独特的视角,首次将俯瞰的观看体验引入这组作品的表达中。
图片安东尼·葛姆雷《串》,2010铸铁183 x 242 x 48.8cm摄影:Stephen White,伦敦©艺术家
谈及展览及其传递的紧要信息,葛姆雷表示,“这次展览反映了人类如何日益被人造环境情境化。正如古语所云——我们创造了世界,但世界也创造了我们。我试图调和生态世界与赛博世界的关系,而这个展览则是两者之间张力的具体化呈现。”
图片安东尼·葛姆雷《推XIII》, 2015铸铁162.5 x 45.5 x 44.5厘米摄影:Stephen White,伦敦©艺术家
“有生之时”的开幕距离葛姆雷首次到访中国已有近三十年的时间。1995年,艺术家来到中国为与当地人合作的大型装置作品《亚洲土地》(2003)进行调研,他曾先后前往西安、北京紫禁城、南京、阳朔以及山东淄博的砖厂。葛姆雷曾谈及这次旅行对其生活及工作的持久影响,“我意识到中国与像素的关系可以追溯至2000年前,砖作为一种普遍的几何单元,却又与具象世界相关联。举例而言,行走在中国,看到各地砖厂,南京城墙的灰砖,我感受到一种非凡的文化,这与土地的形式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图片安东尼·葛姆雷《地球》,1991/93铸铁和空气260 x 230 x 290厘米©艺术家
展览将出版图文并茂的书籍,除了大量实景摄影图片,亦收录了策展人范迪安、出品人孟宪伟、学者杨北辰的文章,以及安东尼·葛姆雷和汉斯·乌尔里希·奥布里斯特(Hans Ulrich Obrist)的一次对话,将展览内容置于艺术家更广泛的实践及其与中国长期接触的历史之中。
图片展览海报
安东尼·葛姆雷:有生之时展期:2023年5月- 12月策展人:范迪安出品人:孟宪伟地址:西海美术馆,山东省青岛市西海岸新区银沙滩路1111号
图片策展人范迪安
  关于策展人  
范迪安,中央美术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北京市文联副主席,北京美术家协会主席,教育部艺术教育委员会副主任,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全国政协委员。长期从事20世纪中国美术研究、当代艺术评论与展览策划、艺术博物馆学研究。曾发表美术研究与评论上百万字,策划百余项反映时代主题和中国美术发展成果的学术展览,组织多种学术研讨会和大量国际艺术交流活动。
图片艺术家安东尼·葛姆雷 ©Lars Gundersen
  关于艺术家  
安东尼·葛姆雷(Antony Gormley)因其探索人体与空间关系的雕塑、装置和公共艺术作品而受到广泛关注。他的创作直面人类于宇宙万物间立足点的本源性思索,致力于将艺术空间作为一种生成之所,让新行为、思想与情绪得以涌现。
葛姆雷的作品在英国及全球各地广泛展出,包括莱姆布鲁克博物馆,杜伊斯堡(2022);福尔林登博物馆,瓦瑟纳尔(2022);常青画廊,圣吉米纳诺(2022);新加坡国家美术馆,新加坡(2021);绍维克辛德尔芬根美术馆,辛德尔芬根(2021);M+博物馆,香港(2021);皇家艺术学院,伦敦(2019);提洛岛,希腊(2019);乌菲兹美术馆,佛罗伦萨(2019);费城艺术博物馆,费城(2019);龙美术馆,上海(2017);国家肖像美术馆,伦敦(2016);观景城堡,佛罗伦萨(2015);保罗·克利艺术中心,波恩(2014);巴西中央文化银行,圣保罗,里约热内卢及巴西利亚(2012);堤坝之门美术馆,汉堡(2012);埃尔米塔日博物馆,圣彼得堡(2011);布雷根茨美术馆,奥地利(2010);海沃德美术馆,伦敦(2007);马尔莫美术馆,瑞典(1993);及路易斯安娜现代美术馆,胡穆勒拜克,丹麦(1989)。永久公共艺术作品包括位于英国盖茨黑德的《北方天使》、克罗斯比海滩的大型装置作品《别处》、西澳大利亚巴拉德湖的装置《澳大利亚腹地》、位于荷兰莱利斯塔德的《暴露》和位于美国马萨诸塞州麻省理工学院的《和弦》。
安东尼 ·葛姆雷1950年生于英国伦敦。他曾荣获1994年英国特纳奖项,1999年南岸视觉艺术奖项,2007年伯恩哈德·海里格尔雕塑奖项,2012年大林奖项,2013年高松宫殿下纪念世界文化奖项而享有极高的国际声誉。葛姆雷曾被授予大英帝国勋章(1997)和爵士封号(2014)。他曾荣膺英国皇家建筑师学会荣誉会员、剑桥大学荣誉博士及剑桥大学三一学院成员。此外,葛姆雷自2003年起为英国皇家艺术学会会员。
图片西海美术馆外景©️西海美术馆
  关于西海美术馆  
西海美术馆创立于 2019年,是一家非营利艺术机构。美术馆坐落于青岛西海岸新区唐岛湾南岸,主体建筑17,000平方米,12间相互连通又相对独立的展厅依海而建,由法国著名建筑师、普利兹克奖得主让·努维尔设计。
西海美术馆以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姿态,聚焦本土与全球,以学术、展览、教育、收藏为一体,致力于现当代艺术的推动与发展,通过跨文化、跨媒介的艺术创新表达,为公众呈现传统与当代的高品质展览,通过时尚与设计、音乐及表演等活动延展公众对艺术的互动与新认知。在全球当代艺术发展中追求对已有美术馆型态的超越,使自己成为一个如同蜃景般映射现实而充满迷幻魅力的文化场域。
  关于常青画廊  
常青画廊由三位好友——马里奥•克里斯蒂阿尼(Mario Cristiani)、洛伦佐•飞亚斯其(Lorenzo Fiaschi)和莫瑞希欧•瑞哥罗(Maurizio Rigillo)于1990年在意大利圣吉米那诺成立。2004年,常青画廊在北京798艺术区正式设立了第二处空间,为最早在中国成立空间的国外画廊之一。从那之后,画廊一直承担着尤其重要的文化桥梁作用,为中国的艺术爱好者提供欣赏国际艺术大师作品的机会。

继北京空间后,常青画廊又陆续在法国穆琳、古巴哈瓦那、意大利罗马、巴西圣保罗、法国巴黎、阿联酋迪拜开设空间,常青通过对画廊版图的不断扩张壮大,希望为丰富多元的文化资源提供持久养分和对等的交流平台。而今,常青画廊已跻身全球 20家最重要画廊之列。


文章来源: 艺术中国 

版权声明:【除原创作品外,本平台所使用的文章、图片、视频及音乐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如,部分文章或文章部分引用内容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或作者名称及原始出处标注错误等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及时处理,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联系邮箱:603971995@qq.com】

0条评论

离散、漂流与再生:伦敦华人艺术社群新叙事

Asymmetry Library 摄影:Christine Constantine“这里有整个伦敦
特写 0评论 2024-04-07

看与被看:视线交织中的当代文化景观

2024年3月28日,“看与被看:当代艺术展”在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启幕。清华大学党委副书记向波涛、参
艺术中国 0评论 2024-04-07

朱新建:绘画激发你身上很美的冲动

朱新建,江苏南京人,由于对文人画的革新,成为文人画的反叛者;被誉为新文人画艺术家代表。他的画备受争议
朱新建 0评论 2024-04-07

邬建安和他的神秘怪谈

中国神话传说,是当代艺术家邬建安艺术创作重要的灵感来源与素材。他说他读《山海经》,越来越觉得那里面讲
中国审美100人 0评论 2024-04-07

英国艺术家、植物学家和园艺家

 Cedric Morris塞德里克·莫里斯英国, (1889-1982)— ArtYou
玖月画社 0评论 2024-04-06

法比安·特雷伯(Fabian Treibe):清醒的梦境

我对现实的表现不感兴趣,至少对纯粹的复制不感兴趣,我的图像不需要正确的视角,这无关紧要。相反,它更清
Galle 0评论 2024-04-06

何多苓:我的画任由观众解读,从来没有标准答案

距离何多苓那件被写入美术史的作品《春风已经苏醒》完成,已经过去了四十二年,很多人知道何多苓都是因为这
刘军 0评论 2024-04-03

万物皆可波普,罗伊·利希滕斯坦诞辰百年大展

英国艺术家理查德·汉密尔顿对波普艺术给出了一个描述性的定义:“流行的、短暂的、可消耗的、低成本、大量
漫雨 0评论 2024-04-03

古道具坂田:“垃圾”,作为一种美学宣言

“古道具坂田:你我的选择”展览部分作品,照片由三嶋一路拍摄“古道具坂田”是已故的日本古道具店经营者、
翁家若 0评论 2024-04-01

乔治·巴塞利兹:2011-2015年雕塑作品

雕塑是一种奇迹般的存在。它被堆砌出来,加以装饰,不是作为思想的标志,而是在形状限制范围内被任意制作出
NATIONAL ARTS 0评论 2024-04-01

最美的春天,住在梵高的画里

1889 没有胡子的自画像 私人收藏1853年3月30日,梵高出生。梵高的一生,短暂而潦倒。在生命里
艺术与设计 0评论 2024-04-01

杨沛霖个展宁波白美术馆举行:漫游“无意之境”

“无意之境”杨沛霖个展现场沿着鄞州公园的绿荫步道,穿过仲春时节的轻风,人们惬意地进入自然之境,亦能漫
艺术中国 0评论 2024-03-31

安妮·莫里斯:伤痛让我比我更爱我

2012年,因为一次流产的经历,艺术家安妮·莫里斯(Annie Morris)将“堆叠”(Stack
BAZAAR ART 0评论 2024-03-30

青蛇:停留在表面的“女性中心”讨论

自然和女性都再次沦为一种背景墙式的展示,被抽象化、扁平化,无法对其复杂性进行更全面更深层的讨论。Yu
石雨桐 0评论 2024-03-29

喻红:作为生命直觉的女性凝视

《ARTnews》中文版2024年3月刊以“女性被看见”为封面专题,特邀国际著名艺术家喻红拍摄独家封
shun 0评论 2024-03-29

艺术与设计APP

  • 最新最热
    行业资讯
  • 最新最热
    行业资讯
  • 最新最热
    行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