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加索逝世50周年,这50件事你必须知道!

时尚芭莎艺术

2023-04-09 10:11:00

已关注
图片艺术家巴勃罗·毕加索



1973年4月8日,巴勃罗·毕加索在法国穆然去世,享年91岁。这位艺术家的伟大不言自明,纵观其一生:以天才之名为起点,创造立体主义为巅峰初始,亲身历经两次战争,作为落幕,他在生前几乎已确认了在艺术史中的地位。适逢毕加索逝世50周年,时尚芭莎艺术为你细数艺术家的50件事,以纪念这位现代主义先驱。



01

毕加索出生时没有呼吸,被认为是死胎。直到医生俯身朝其吐了一口烟,他才开始啼哭。


图片

毕加索《抱鸽子的孩子》,布面油画,73×54cm,1901年


02

据其母亲所言,毕加索说的第一个词汇是“piz, piz”,即西班牙儿语中“铅笔”的意思。


图片

儿时的毕加索


03

毕加索曾在一个名叫奥尔塔-德埃布里的小山村住过几个月。在那里,他与朋友像山民一样耕种,还在石洞里创作壁画。


图片

毕加索《小黄皮卡多》,木板油画,24×19cm,1890年,艺术家现存最早画作。


04

毕加索的父亲也是画家,但与儿子的关系复杂。18岁时,他将名字中的父姓去掉,改用母姓“毕加索”,并说:“在艺术上,一个人必须杀死自己的父亲。”


图片

毕加索《科学与慈善》,布面油画,197×249.5cm,1897年,艺术家15岁时作。


05

1900年,艺术家的首次“个展”在巴塞罗那的“四猫咖啡馆”(Els Quatre Gats)内举办。《最后的时刻》是参展作品之一,后作为西班牙代表作选送巴黎万国博览会。此时,毕加索19岁。


图片

毕加索《La Vie》,布面油画,129×197cm,1903年,研究表明,该作下方存有失传早期作品《最后的时刻》(Last Moments)。


06

在职业生涯最早期,毕加索非常贫穷,以至于不得不在巴黎的冬天通过烧自己的画取暖。


图片

毕加索《燃烧的木头》,纸上蜡笔、墨水,49.5×59.6cm,1945年


07

“蓝色时期”前,毕加索的作品具有野兽派(prefauve)风格。他曾用三个星期准备了64件作品参展,平均一天画三张。


图片

毕加索《自画像(Yo)》(局部),纸板、木头、油彩,51.4×31.8cm,1901年


08

毕加索特别喜欢宠物,曾同时养过三只暹罗猫、一条狗、一只母猴以及一只海龟。


图片

毕加索和他的猫头鹰


09

1904年,毕加索结识了作家阿波利奈尔(Guillaume Apollinaire)和萨尔蒙(André Salmon),加之评论家马克斯·雅各布(Max Jacob),几人组成了“毕加索帮”。这个小帮派将艺术家带入了法国彼时的文艺圈。


图片

毕加索《Portrait D'Apollinaire en Uniforme》,48.8×30.5cm,1916年


10

毕加索曾短暂拥有过一支勃朗宁手枪。如果有任何人质疑偶像塞尚,他将用其威胁他们。


图片

毕加索持枪


11

在“粉色时期”时,毕加索常光临梅德拉诺马戏团。这促使他完成了《卖艺人家》,其中的人物原型就是“毕加索帮”的成员。


图片

毕加索《卖艺人家》,布面油画,212.8×229.6cm,1905年


12

艺术赞助人格特鲁德·斯泰因(Gertrude Stein)称毕加索与马蒂斯“既是朋友也是敌人”。比如,二人会煞费苦心地挑选对方最无趣的作品互换。毕加索还曾把那件画作当作飞镖靶子。


图片

亨利·马蒂斯


13

在马蒂斯生命最后阶段辗转病榻时,毕加索几乎每天都会去探望。前者在对后者的情人弗朗索瓦·吉洛(Françoise Gilot)谈到毕加索时说:“我们必须尽可能地多交谈。如果我们中的一个人死去,有些事是另一个人永远无法与其他人谈论的。”


图片

(左)毕加索《带调色板的自画像》,1906年;(右)马蒂斯《穿条纹T恤的自画像》,1906年


14

据说,为完成毕加索送给自己的肖像画,斯泰因曾造访其画室约80次。最后,这幅画像的面部如同浮雕,正是受毕加索在1906年于卢浮宫看到的古利比亚雕塑的影响。


图片

毕加索《格特鲁德·斯泰因》,布面油画,100×81.3cm,1905-1906年


15

毕加索对朋友极为慷慨,经常送画给他们,即便其并不满意送出的画作被好友“割爱”售卖。


图片

毕加索与朋友


16

毕加索是一个极难搞的被访者。比如在1911年,一位记者问及立体主义时,他扔下了一句“没有什么立体主义”后,就转身喂猴了。


图片

毕加索《杂技演员一家和一只猴子》,布面油画,104×75cm,1905年


17

在1907-1916年间,《亚威农少女》都没有正式的名字,一直被称为“毕加索习作”——直至该画展出于萨尔蒙举办的“法国现代艺术画展”时,这位“毕加索帮”成员才为其命名。


图片

毕加索《亚威农少女》,布面油画,243.9×233.7cm,1907年


18

毕加索绘画的方式极其消耗体力:在早年画室“洗衣舫”时,他常坐在画室中间的一把破旧、矮小的椅子上,将画布放在画架底部,斜着身子去作画。


图片

毕加索作画时


19

自1906年秋至1908年春,毕加索共画有16个素描本——他为《亚威农少女》进行了数百次的尝试与研究。


图片

《亚威农少女》的草稿,1907年


20

毕加索为非洲面具着迷。这种工艺品夸张的几何形及对面部的程式化处理也促使其步入了立体主义。


图片

毕加索《睡着的女人头像》,布面油画,61.4×47.6cm,1907年


21

毕加索曾与情人费尔南德·奥利维尔(Fernand Olivier)领养过一个13岁的女孩。然而,或因艺术家为其画过露骨素描,又或者绘制《亚威农少女》压力过大,费尔南德将她送回了孤儿院。


图片

毕加索《Bust of Woman》,布面油画,58.5×46cm,1907年


22

1911年,《蒙娜丽莎》被盗。毕加索作为此案嫌疑人受审,后来被证明是个误会。


图片

卢浮宫内的《蒙娜丽莎》


23

在摄影流行于法国时,毕加索也在赶时髦。20年代前,艺术家留下了百余张底片和照片——他通过对作品的摆放进行摄影视觉的探索,并利用剪裁或在相片与底片上修整来编辑照片。


图片

毕加索用相机创造的“灯光画”


24

一战期间,毕加索的工作室被偷了。这位职业强盗进入其画室时的选择是:偷他的画。而毕加索的确是被盗窃作品最多的艺术家——其有千余件作品失踪。


图片

毕加索《哭泣的女人》,布面油画,55.2×46.2cm,1937年,该作曾在1986年被盗。


25

混迹文艺圈的毕加索也热爱法国文学。1931年,他曾为巴尔扎克的小说《不可知的杰作》绘制插图。


图片

毕加索为《不可知的杰作》创作的插图,1926年


26

毕加索在维持与欧嘉·霍赫洛娃(Olga Khokhlova)婚姻的同时,还在和玛丽-特蕾莎·沃尔特(Marie-Thérèse Walter)及朵拉·玛尔(Dora Maar)交往。一次,两位情人在画室相遇,要求毕加索必须做出选择,甚至争吵扭打起来——这被艺术家描述为“最美好的回忆之一”。


图片

毕加索《BUSTEDE FEMME AU CHAPEAU》,布面油画,65.1×54cm,1939年,该作以玛丽和朵拉两人为灵感。


27

上世纪30年代,毕加索策划了自己的首次回顾展。精神分析学家荣格曾参观其于苏黎世美术馆(Zürich Kunsthaus)的巡展,并评论艺术家有精神分裂症。


图片

毕加索在苏黎世美术馆举办的回顾展现场,1932年


28

一战期间,受导演让·科克托(Jean Cocteau)的邀请,毕加索为狄亚基列夫芭蕾舞剧团的舞剧《Parade》设计了布景、帷幕及服装。


图片

毕加索为《Parade》制作的幕布,1931年


29

通过欧嘉,毕加索结识了时装设计师香奈儿(Coco Chanel)。随后,二人合作了《安提戈涅》(Antigone)与《蓝色火车》(Le Train Bleu),分别负责该剧的布景、面具与服装。


图片

毕加索和香奈儿


30

39岁时,毕加索做父亲了。他为儿子保罗画过一系列素描及油画。保罗四岁后,丑角和斗牛士代替了儿子的形象。


图片

毕加索《Paulo, Picasso's Son, as Harlequin》


31

诗人也是毕加索的副业之一,其诗作曾发表于《艺术手册》。只不过,这些作品会使用艺术家自创的标点,颇有“自说自话”的味道,以至于他多年后想起此段经历也有些难堪。


图片

毕加索的诗,出自《毕加索诗集》,余中先译,译林出版社,2016年


32

因欧嘉的精神疾病,毕加索在1924-1930年间作品量骤减:此前,其一年能创作300幅以上作品;这段时间,他只创造了100多幅。


图片

毕加索与欧嘉


33

延续对戏剧的喜爱,二战时,毕加索完成了剧本《抓住欲望的尾巴》。参演该剧的演员是巴黎艺术圈的作家与哲学家:波伏娃、萨特以及加缪。


图片

《抓住欲望的尾巴》成员合影,1944年


34

毕加索崇拜爱德华·马奈,曾对其作《草地上的午餐》进行过上百次的模仿。


图片

爱德华·马奈《草地上的午餐》,布面油画,208.3×264.2cm,1863年


35

1937年4月26日,德军轰炸西班牙小镇格尔尼卡。彼时,毕加索正受委托为普拉多美术馆(Prado Museum)创作壁画。悲愤交加的他在一天内完成了六幅初稿,5月1日——即五天后——《格尔尼卡》已经悬挂在美术馆中了。


图片

毕加索《格尔尼卡》(Guernica),布面油画,349×776cm,1939年


36

德国占领法国时,毕加索的作品被禁止展出于一切公开场合。但因声名在外,许多德国军官去偷偷拜会他,而毕加索则会为每位到访军官奉上一张印有《格尔尼卡》的明信片。


图片

毕加索绘制《格尔尼卡》时留影


37

好友保罗·艾吕雅(Paul Eluard)的妻子纳希·艾吕雅(Nusch Eluard)也是毕加索的情人之一。他曾多次为纳希画像,而这种关系也获得了保罗的同意。


图片

毕加索《Nusch Eluard》,布面油画,55×46cm,1937年


38

毕加索是名副其实的富翁,其资产的一部分包括自己艺术生涯每一时期的油画,多达数百幅。而在二战结束后,他便以一件静物画的价格买下了法国南部的一栋房舍。


图片

毕加索于工作室,1956年


39

艺术家还有另一副业:在1936-1939年间,毕加索曾担任马德里普拉多博物馆的名誉馆长。


图片

普拉多博物馆内部


40

巴黎解放后,美国作家海明威曾专门拜访过毕加索,但擦肩而过。为纪念二人共同的立场,后者留下了一份礼物给艺术家:一箱手榴弹。


图片

毕加索《朝鲜大屠杀》,油彩胶合板,110×210cm,1951年


41

因对法西斯的抵制,毕加索于1944年加入了法国共产党,至死都是党员;因反对西班牙佛朗哥的独裁统治,他一生再未返回故土。


图片

毕加索《佛朗哥一世的梦想与谎言》,版画,38.6×57.2cm,1937年


42

毕加索是一位人道主义者。朝鲜战争爆发之际,他绘制了另一件和平主义作品《战争》与《和平》。


图片

毕加索《战争》,壁画,1952年

图片

毕加索《和平》,壁画,1952年


43

毕加索创作的《阿尔及尔的女人》系列共有15个版本,并对马蒂斯绘制的《宫女》进行了解构。他曾说:“马蒂斯去世时,将他的《宫女》作为遗产留给了我。”


图片

毕加索《阿尔及尔的女人(O版)》,布面油画,114×146.4cm,1955年


44

《格尔尼卡》创作完毕后,一直寄存于MoMA,直至1981年才回到西班牙。因为毕加索曾立下遗嘱:除非西班牙恢复民主,否则该作永不归国。


图片

毕加索《和平鸽》,80×78cm,1957年


45

1958年,毕加索最后一次与情人奥尔南德联系:后者贫困、病重,艺术家托人送去钱财,但奥尔南德分文未取。她曾向记者透露,自己最珍贵的物品是毕加索送给她的一面心形小镜子。


图片

毕加索《费尔南德·奥利维尔的肖像》,布面油画,64×56.5cm,1909年


46

1971年,毕加索90岁。他的八件作品展出于卢浮宫,成为首位在该馆接受特别荣誉展览的艺术家,揭幕者是彼时的法国总统。


图片

毕加索《生活的乐趣,昂蒂布》,布面油画,120×250cm,1946年


47

毕加索去世前的最后一句话是:“为我干杯,为我的健康干杯,你知道我不能再喝了。”同年,歌手保罗·麦卡特尼(Paul McCartney)以这段话制作了一首歌曲,名叫《毕加索的遗言(为我干杯)》。


Picasso's Last Words (Drink To Me)音乐:Paul McCartney - Band On The Run


48

毕加索并未留下关于画作分配的遗嘱。一场总值达2.6亿美元的遗产争夺战随之拉开序幕。


图片

毕加索与其女帕洛玛、其子克劳德,1957年


49

1977年,毕加索的情人特蕾丝选择在与其相识50周年纪念日的当天结束生命;1986年,他的最后一位伴侣杰奎琳·罗克(Jacqueline Roque)在商讨完艺术家展览后,开枪自尽。


图片

毕加索《Buste de Femme Assise》,布面油画,73×54cm,1962年,该作以杰奎琳为原型。


50

1958年,毕加索购买了圣维克多山坡上的沃维纳尔格城堡(Château de Vauvenargues)。“我给自己买了塞尚的山。”艺术家这样说道。其逝世后就被葬于此地。


图片

毕加索《山上的房子》,布面油画,65×81cm,1909年

版权声明:【除原创作品外,本平台所使用的文章、图片、视频及音乐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如,部分文章或文章部分引用内容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或作者名称及原始出处标注错误等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及时处理,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联系邮箱:603971995@qq.com】

0条评论

马匹,时代的象征 | Norm Clasen

徐震XuZhen 0评论 2023-04-10

草间弥生 — 用波点拯救自我

madeoffice 0评论 2023-04-10

加密艺术:一种新的可能性

邱武霞 0评论 2023-04-10

最值得拜访的北欧绝美博物馆

艺术与设计 0评论 2023-04-10

故宫这个展怎么这么难约啊!

姜松 0评论 2023-04-09

春天,来参观艺术家们的花卉世界

艺术设计的朋友们 0评论 2023-04-07

艺术要看“懂”吗?

艺术与设计 0评论 2023-04-07

我在巴黎开画廊丨因为热爱,所以深耕

artsncollections 0评论 2023-04-07

翟永明:从日常中逃亡,向飘渺隐去

艺术与设计 0评论 2023-04-06

童雁汝南:“无相”之像

郝科 0评论 2023-04-06

一张漫画,让你秒懂16种现代艺术风格

艺术设计的朋友们 0评论 2023-0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