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痴迷海边捡垃圾,拍出难以置信的照片

艺滴美学

2023-04-11 10:15:00

已关注

图片

海洋覆盖了地球上三分之二的面积,它提供了我们呼吸所需一半的氧气。如此广袤的海洋,渺小的人类真的能影响它吗?事实证明,真的可以。
据央视报道,「蛟龙号」从4500米的大洋深处,带回的海洋生物体内,竟检测出微塑料。这预警着人类活动的污染已遍布全球即使最深层的角落。

图片

随着污染的愈演愈烈,「环保」成为很多艺术家关注的议题。他们以「垃圾」为切入点,使用生活垃圾、塑料垃圾、海洋垃圾等当做拍摄素材,创作出很多耳目一新而又发人深省的作品。

图片

Mandy Barker 是一位国际摄影师,主要研究海洋塑料碎片。她与科学家合作,通过无比美丽的影响,研究海洋垃圾对生物以及人类自身的影响,试图提高人们对海洋中塑料污染的认识。

图片


无数海洋中的生灵发出呼救
有些人已经默默
开始了行动

图片

英国摄影师 Mandy Barker 从小在英国东海岸长大,童年时代就喜欢在海边捡拾贝壳等各种大自然的馈赠。但随着时间的流逝,她慢慢发现,越来越多的人造废弃物随着洋流被冲上海岸。

图片

Mandy Barker surrounded by waste along the sea

除了最常见的塑料,还有各种无法辨认的废弃物… 像面孔一样的袋子,像骨头的发泡胶,如花朵般的扭曲的瓶颈,却有着类似生命体般的模样。他们不断提示着巨大自然灾害后,那些逝去的生命。

图片

这些垃圾在海中漫无目的悬浮和漂流,带来某种奇异的视觉效果,极大地震撼了Barker,也激发了她的创作灵感和使命感 —— 它们是什么?从哪里来?最终会漂到哪里去?

图片

这不仅仅是某种哲学问题

更是亟待关注的环境议题

Barker 开始与科学家密切合作,将捡来的各种海洋垃圾分类重排,拍摄特效,最终合成一幅幅兼具视觉冲击和直观美感的照片。

图片△ Mandy Barker 收集的海洋碎片的地点

橙色:一般类塑料红色:海洋中废弃的足球蓝色:太平洋航行中搜集到的碎片

图片

初看这些作品,仿佛进入超现实的世界:

有的如深海中的生物群落,有些如宇宙中的漫天繁星,让人不禁联想起BBC的自然纪录片。但越深入探究,不禁深深震撼,原来如宇宙般浩瀚的,全都是我们制造的垃圾。

图片

画面最初强烈的视觉吸引力,与背后海洋污染之间的对比和矛盾,引发观者强烈的共鸣。以直观而震撼的方式,提高人们对世界海洋中塑料污染的认识。

因为塑料污染不仅对海洋生物有害

最终也会深深的危害我们人类自身

图片

EVERY… 

Snowflake Is Different

图片

自然界中,每片雪花,都是由单个或一组冰晶组成的,它们以独特的形式从地球大气层坠落,没有两个鳞片一样。

而回收的白色海洋塑料碎片,也同样具有不同的结构,如同是雪花的隐喻。并且讽刺的是,这些垃圾碎片,居然是从 Spurn Point 自然保护区的海岸线收集的。

图片

 SOUP

图片

SOUP 是对悬浮在海中的塑料碎片的描述,拍摄的所有塑料都是从世界各地的海滩打捞而来的,代表着全球范围内存在于世界海洋中不同时间的碎片残骸。

图片

SOUP 系列揭示了海洋塑料总体印象,从最初的吸引和尝试拍摄,到海洋生物的最终死亡,字幕记录了每幅图像中的塑料成分。

图片

图片

SOUP: Bird's Nest

Mandy Barker 希望通过审美吸引力和社会意识之间的矛盾,来吸引观众,并激发出深层的情感反应。


图片图片

SHOAL

图片

2012年6月日本海啸之后,在英国皇家摄影学会的资助下,Barker 与科学团队从日本航行至夏威夷,考察太平洋海域因海啸带来的大量塑料垃圾。

图片33.15N,151.15E

旅程结束后,Barker 用途中搜集的海洋塑料碎片,创作了「SHOAL」系列。每个图像包括一个不同的拖网样本,并用经纬度标记每个样本的收集位置。

图片图片

这既是对科学研究的唯美视觉呈现
也是对悲剧事故的,一次沉痛纪念

图片图片

PENALTY

图片

2014年世界杯期间, Barker做过一个叫做「PENALTY」的项目,旨在通过足球这种塑料产品,以及全球象征来吸引国际目光。

图片

标题 PENALTY 具有双重含义:

一方面,在足球比赛中,违反规则会受到「红牌」和「黄牌」惩罚;另一方面,如果任由塑料过度消耗而忽略对海洋的治理,人类也必将承受来自自然的巨大惩罚。

图片

项目通过社交媒体,呼吁人们收集在海边发现的球类,仅4个月时间, Barker 就收到89位参与者从41个国家,144个不同的海滩寄来的769个足球和其他223种球类。

图片

这多种球类和参与者的多样性

也表明了公众在面对海洋垃圾问题时

表现出的深层觉醒和深刻决心

图片图片

Hong Kong Soup: 1826

图片

在 Barker 的海洋垃圾摄影作品中,「香港汤:1826」 (Hong Kong Soup: 1826)是最为人熟知的一个系列。1826指的是香港每天丢弃的塑料垃圾的总吨数。

图片

在2012年的海洋考察中,Mandy Barker 得知香港作为国际大都市,海洋污染尤为严重,恰逢2013年接获香港公益组织「无塑海洋」(Plastic Free Seas)演讲邀请。

于是 Mandy Barker 着手在香港的30多个不同海滩收集海洋垃圾,整理分类,并分别在香港和英国完成拍摄和后期制作。

图片

系列中有一幅作品是以废弃打火机拍摄的,据 Barker 观察,打火机是香港海边非常典型、常见的一种垃圾。

图片

「香港汤:1826」系列入围2015年香港 WMA 大师摄影奖决赛。

该奖项常年关注社会议题,2015年的主题「废/弃」关注的便是环境污染问题。

图片

Barker 曾批评港人日常对于塑料用品的依赖,已成为难以改变的恶习,人们只知道那些废弃的塑料产品会送往堆填区,却毫不关心它们所带来的问题。

图片

确实如此,香港的整体环保政策与意识,比起临近的台湾或日本而言,都显得相当落后。尽管这座城市一直以「发达地区」和「国际都市」自居。

图片

BEYOND DRIFTING

图片

每个系列的创作, Barker 都会花费大量时间做前期调研。

比如2017年入围著名的 Prix Pictet Award 摄影奖的作品《超越漂流:完全不为人知的动物》(Beyond Drifting: Imperfectly Known Animals)系列。

图片

研究发现,食物链底部的浮游生物,会将微小塑料颗粒误认为是食物吞食。它们被各种鱼类吞食,再层层上推,最终进入人类体内,具有不可忽视的巨大影响。

塑料垃圾是现代文明的产物,但 Barker 在创作时刻意采用复古质感,拍摄用的是过期的胶卷,如同维多利亚时代的科学图谱。

图片

每个「物种」样本的命名也采用传统的拉丁字母,而且每个名字都隐藏着同样的「字谜」—— 抽取当中的字母,可组合成「Plastic」。复古的质感,却呈现处关于当下与未来的迫切议题。

图片

图片

Barker 在画面中组合各种海洋垃圾的方式,参考了19世纪海洋生物学家 John Vaughan Thompson 制作的生物图鉴 —— 他曾在爱尔兰收集并发现了一些全新的浮游物种。

Barker 来到 Thompson 曾经去过的科克港和科芙镇的海边,采用类似当年生物学家收集样本的方法,把收集来的塑料垃圾带回工作室。

图片

标题中的「Imperfectly Known Animals」,事实上也是取自 John Vaughan Thompson 的回忆录《Zoological Researches and Illustrations》。

当年 Thompson以「Imperfectly Known Animals」(完全未知的动物)去称呼新发现的物种,是因为真的不知道它们究竟是什麽。而现在Barker用「Imperfect」(不完美)来形容那些海洋生物,是因为它们体内有塑胶,已不再是原来的物种。

图片

从带有圆形茶杯污渍的前外罩,到环绕碎片收集区域的标本之间交错的色彩图像,圆的概念贯穿整部作品,仿似浮游生物的感觉。

图片

圆寓意着食物链、重复的历史,抑或不可避免的命运… 还代表了一种「循环经济」——产品唯有经过修复和循环利用,才不会造成巨大的浪费。

图片

作品在模糊自然与非自然、当下与历史的同时,强化了垃圾对海洋生态愈趋严重的影响 —— 如果观者没有察觉到,那些美丽的「新物种」并非真正的生物,不正呼应了人类对海洋污染的忽视吗?

图片

艺术是一种沟通形式,具有教育,告知和提高意识的能力。Barker 用自己颇具视觉吸引力的摄影艺术,吸引更多观众参与环保运动,其作品已在40多个国家/地区出版,获得很多国际奖项。

图片图片

「这些作品都是基于研究与调查创作的,我希望它们在提供独特美学的同时,可以与观众的社会良知产生共鸣,提升关于塑料过度消耗入海及其有害后果的认识。」

图片

Barker 始终深信:摄影和艺术能够改变人,摄影作为一种交流方式,能够超越语言,为科学提供一个视觉化的声音。

图片

用美丽画面引起对海洋污染的关注

这才是 Mandy Barker 的系列作品

真正要传达的信息,和表达的态度

即使事实如此残酷,我们仍有选择

等着被改变,或者从现在开始改变

30年后,大海中的垃圾比鱼类还多

你要地球,还是要垃圾?


图片

版权声明:【除原创作品外,本平台所使用的文章、图片、视频及音乐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如,部分文章或文章部分引用内容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或作者名称及原始出处标注错误等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及时处理,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联系邮箱:603971995@qq.com】

0条评论

马匹,时代的象征 | Norm Clasen

徐震XuZhen 0评论 2023-04-10

草间弥生 — 用波点拯救自我

madeoffice 0评论 2023-04-10

加密艺术:一种新的可能性

邱武霞 0评论 2023-04-10

最值得拜访的北欧绝美博物馆

艺术与设计 0评论 2023-04-10

毕加索逝世50周年,这50件事你必须知道!

时尚芭莎艺术 0评论 2023-04-09

故宫这个展怎么这么难约啊!

姜松 0评论 2023-04-09

春天,来参观艺术家们的花卉世界

艺术设计的朋友们 0评论 2023-04-07

艺术要看“懂”吗?

艺术与设计 0评论 2023-04-07

我在巴黎开画廊丨因为热爱,所以深耕

artsncollections 0评论 2023-04-07

翟永明:从日常中逃亡,向飘渺隐去

艺术与设计 0评论 2023-04-06

童雁汝南:“无相”之像

郝科 0评论 2023-04-06

一张漫画,让你秒懂16种现代艺术风格

艺术设计的朋友们 0评论 2023-0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