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尓鹏: 不受控制的“暴力”制造者

阿尔法

2023-04-12 10:17:00

关注

图片

艺术家李尓鹏

见到李尓鹏是在他的最新展览“5号动物”现场,就跟不少95后一样,这个自信而情绪充沛的年轻人没有过多地客套和寒暄,直接聊起了自己的创作。
这让人一下子联想他起此次展览的新作,那些巨型尺幅上的不明异体,也是直接扑面而来,冲击着人们的感官神经。

4月初,李尓鹏在当代唐人艺术中心的第三个展览在北京总部开幕,此次的作品引起了不小的热议,因为与2020年的第一个个展相比,无论从造型、色彩还是表现方式都相去甚远。
之前那些带有卡通意味的柔软形态变化成身份模糊的“有机体”,从流行荧光色到各种层次的灰色,从安稳沉静到动感扭曲......李尓鹏说:新作更加接近我想要的东西,能达到80%吧。
更清晰地自我认知带来了更成熟地表述,而这些变化的产生过程是怎样的,这些激情四溢的画作又是怎么诞生的,我们带着这些问题与李尓鹏聊起了他的绘画。

图片

图片图片图片图片

“李尓鹏:5号动物展览现场




01

 这个展览生动地记录了  一个转变的过程  



从小,李尓鹏就在一种极为宽松的家庭环境中成长,父母几乎对他没有批评,他想做的事情也是百分百支持。这造就了他快人快语,身心统一,不压抑不纠结的个性。

刚刚毕业的时候因为想尽快经济独立,李尓鹏做过宣传广告的视频编辑,过上了他口中的“不能正常生活,但能正常吃饭,能买颜料和画框”的日子。
后来因为接受不了甲方提出的各种“简直是摧毁我”的要求,就无法再继续了。
直到2020年举行的“异质:伍伟、李尓鹏双个展,良好的市场反馈终于可以支撑下他接下来的创作,“那些日子确实不容易,这个展览简直就是回血。



图片

图片李尓鹏在工作室



在中央美院学习的时候,李尓鹏曾经获得过美院造型一等奖、Inter younth 国际优秀创作奖和创新奖、毕业创作创新实验奖,而对于这些光环他并不想多谈。
“那只是基础技术上比较强,但是当时自己的脑子还是非常空的,看的东西也少。那时就是各种尝试,各种踩坑,像无头的苍蝇乱撞。抽象、具象,不同的表达形式能试的尽量都试一下,但其实并没有深入思考自己内心想要的表达。”



图片

《无题》,布面丙烯,161 x 126 cm,2022


大量的试验充斥着李尓鹏美院的生活,这条路一直走到了毕业。毕业后的第二年,他的作品首次亮相在“伍伟、李尓鹏双个展”中,以饱和明快的色彩,简练的造型获得认可。
同年,他自己的首个个展“控制”在曼谷的唐人艺术中心举行,也呈现了同一风格的作品。



图片

李尓鹏的工作室


这一阶段的画面与李尓鹏刚毕业去上海的经历有关。当在很多个展览中接收到了大量电子色,偏潮流或商业艺术的时候,他的视觉神经瞬间被点燃了,那些抓人眼球的作品就顺理成章地被创作了出来。
这样的创作持续了一年多,当强烈的刺激慢慢归于平淡,激情渐隐的时候,李尓鹏感觉到了局限,自己的内心似乎需要更张狂的东西就下定决心必须突破,去寻找自己需要的更加“扎的下”,“落得实”的东西。
2022年10月,李尓鹏用了一个多月,只画了一幅画,这是一幅为了突破自己非常用力的一幅画,转变从反复地揣摩中自然而生。
新作完成之后,李尓鹏强烈地感觉到身体被唤醒了感觉对了。



图片

《三人同行》,布面丙烯,150 x 130 cm,2022


感觉在线了,后面的新画都画的非常快,每天的工作时间也很长,新展览的一批作品就这样行云流水般诞生了。
“感觉对了画就说来就来,没有那么多理性思考的东西,更多的是感性上,信手拈来,直接就出来了。”李尓鹏回忆道。
此次展览中最大的一件双联画《黄昏的礼节》可以说是艺术家现阶段的创作方向和意念最准确的表达,而在找寻自己的这条路上,李尓鹏觉得自己还能更准确,走的更远。



图片

《黄昏的礼节》,布面丙烯,186 x 366 cm,2023




02

 为什么是5号动物 


新作中营造的不同时空中的“5号动物”是李尓鹏创造出的生命体,它是动物本能、也是智慧体,也可以是不同星球上有着不同文化的各种生物。
它是一个隐喻,一个象征,一场实验,也是李尓鹏对于上一个系列对待“关系”所探讨的延续。
“我的创造过程中经历了1号动物:圆润的红与黄生命体对生命初期的探索和意义的争夺;2号动物:蓝色生命对痛苦的认知和妥协 ;3号动物:鲜艳的类人生命体对身体和自我意识的塑造;4号动物:去掉鲜艳色彩之后对自我的救赎;终于迎来这次的5号动物:形态各异的有机生命体在不同生命经验之后各自的瞬间和结局。


图片

《家人》,布面丙烯,186 x 366 cm,2023


图片

《无题》,布面丙烯,150 x 130 cm,2022


这种被简化和归纳的“动物”在模糊的五官中都没有眼睛,眼睛是人和人之间情感交流的通道,没有眼睛就没有办法跟观察者达成连接。
人成为了审视他们的一个主体,可以像看阿米巴原虫一样看它们,艺术家以研究者的视角,观察它们的成长和湮灭。
饱含欲望的“机体”以极为夸张的动作挣扎地伸展,以多肢体的疯狂生长与扩张来体验关系:爱与哀伤、狂妄与恐惧、掌制与规训,在它们的相互纠缠与冲突中达到极致。



图片

《蓝天》,布面丙烯,215 x 185 cm,2023


图片

《吸引》,布面丙烯,135 x 140 cm,2023


03

 如果我不画画  可能会是一个非常差劲的人 


ArtAlpha:你之前的创作中会表现某种纠缠或者纠结的关系,而这次展览作品中的关系似乎更暴力或冲突性更强,这种冲突感跟你的性格有关系吗?
李尓鹏我本身是一个很暴力的人,我把我暴力的那一面全都倾注到绘画里了。我也是一点点才发现我内心的这个属性,所以我在画画的时候,一定要听非常沉静的音乐,需要去把自己的动物性抚平。
但是暴力只是我性格中的一小部分,我还非常非常地自我。这跟父母对待我的方式有很大关系,他们对我一直是100%地支持,并且毫无所求。小时候追着别人打,我会很鸡贼地把事实隐藏起来,把理都说成在自己一边,他们也都相信我,不怎么批评我。
即使是比我家条件更优越的家庭,父母对子女也会有所鞭策,但我父母觉得我随便做什么都行,画什么都行,所以造就了我如此肆无忌惮,非常不受约束的状态。
我很多时候不太在乎别人的感受和想法,我觉得这是一种暴力。如果我不画画的话,可能会是一个非常差劲的人,画画可以把脑力、体力全消耗掉,所以我在日常生活中还算温和。
我从去年10月到现在,作的过程也一直是一种内心审视自己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的过程

ArtAlpha:你刚毕业生活很不稳定的时候家里没有支持你吗?


李尓鹏我觉得我已经独立了,虽然过得有点惨但也没要求父母什么。只是有一次想买一个 Ipad PRO用作起稿的工具,才跟他们说能支持我一下吗?他们就花6000多块钱给我买了一个


图片

《G大调前奏曲和赋格》,布面丙烯,160 x 180 cm,2023


04

 画画就是  自己和画布之间的博弈


ArtAlpha:在你坚持画了之前作品几年后,出现了很大的风格转变,为什么会创作现在这种风格的作品?
李尓鹏一个风格对与不对的标准,是以自己画画的时候舒适程度去衡量的。当我画一幅画的时候特别的对劲,能表达出我想要的情绪,复杂的状态,我就会觉得对,所以我觉得展览的这部分作品还是比较对的。
之前的画面形式偏向一种物理属性,工业感比较强,物理的挤压、碰撞,稍微带一点的生物性。但是现在我更倾向于一眼就能共情到的那种画面形式。之前人们在看画的时候,跟画面中生物的距离感还是很强的,现在我希望当人看到画面的时候,会更加的通畅和直接。
但是我依然觉得那个时期还是很好,很优雅依然会欣赏,只是和我现在想要表达的东西不太一致


图片

《无题》,布面丙烯,62 x 48 cm,2023


ArtAlpha:“5号动物”的精神世界是怎样的
李尓鹏世界就如游乐场,也如屠场,人类的失败、死亡,在我这里结果并不重要也不可怕,我们在这个过程中创造过的东西,永垂不朽也永不湮灭。我觉得时间并不是线性的,人类的痛苦与快乐都只是一种感受,稍纵即逝,但在我画面里可以是永恒的

ArtAlpha:上一个系列中的圆环这个元素在这个系列中依然延续,它代表了什么
李尓鹏:圆环就像一个精神图腾,很多人都有支撑自己继续生存下去的一个凝聚体,我在画面中没法用语言表达,只能通过一个形式,一个物体去表达。
圆环是每一个人支撑下去,活下去的非常重要的心理意义的存在。

ArtAlpha:你在创作的时候是什么样的状态?
李尓鹏我喜欢听非常有氛围,特别静的音乐,没有人的声音,每天会听大量的这种音乐,有各种奇怪的音色然后就能进入到自己内心的世界,可能偏冥想,往内心看的状态。
比如在创作《阴》这件作品时,我在听坂本龙一的最后一张专辑《12》,当时专辑给我的感觉好像是一种死亡音乐,有去触摸死亡的感觉,然后就画了这张作品,这张作品跟坂本龙一特别有联系,就是他的音乐催生的。


图片

《阴》,布面丙烯,178 x 198 cm,2023


画画就像自己跟画布之间的博弈和周旋。这个过程是有点枯燥的,有点像足球比赛,如果有一方有一点点松懈了,另一方就会立马找到杀机,去攻破球门
我不会在画之前规定一个内容,只根据这张画的尺寸有一个大概的遐想的方向。
我会一直跟它周旋,一开始是乱七八糟,控制不住画面的,周旋来周旋去,三到五天,在你一直往画面去输入能量的时候,总会有一个时刻,能找到杀机,找到之后就会立马把控制权拿到手里。
每一幅画就跟每场比赛类似,进球方式不一样,打法也不一样,画画过程也不一样,这次是能窥探到这个世界,那次是窥探到另一个世界,每次看到自己内心的角落是不同的,画面不是我臆想出来的,是心里那个角落的一个投射。


图片

《无题》,布面丙烯,52 x 170 cm,2023
ArtAlpha:展览中最大的这幅《黄昏的礼节》是如何创作出来的?
李尓鹏一开始想画一个房子里的一群人,他们之间发生的事,或某种状态。但是慢慢觉得房子里的感觉并不能准确地表达,就把这个房子改成了外景,一个自然空间的状态,当中有不同肤色、不同大小、不同性格的人,每一个在我生活中都可以找到一个人对号入座,就给他们安上去了。画中生物们的世界可能就这个画框这么大。
画面中心的太阳和《家人》那幅作品上面的一个眼睛,其实是我的化身。太阳跟眼睛都是同一种形式的观看、审视。我来到了这个世界里,然后去看他们发生了什么


图片

图片

《黄昏的礼节》与《家人》局部



05

 不给自己设限  艺术家和观众没有冲突 


ArtAlpha:你觉得作为艺术家最重要的是什么?
李尓鹏作为一个艺术家,其实像走钢丝一样,最重要的是平衡两个东西,一边是跟你个体之外的观众或藏家,一边是自我,这两边你得平衡好,我觉得这个是最重要的。
我会积极的去看观众的反馈,会问他们最喜欢哪张作品,为什么喜欢,之后我再去思考自己的这一部分,这两个中间就一根线。

ArtAlpha:别人的反馈会跟你想的不一样吗?有冲突吗?
李尓鹏我觉得没有冲突,冲突是自己设限导致的,如果你不给自己设限,这两边是没有冲突的
它就是中间一根线,能非常平稳的走过去,自己创作的特别舒服,别人又会一下子共情到这个作品。自己画爽了的同时别人也爽,我觉得这个很重要。

版权声明:【除原创作品外,本平台所使用的文章、图片、视频及音乐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如,部分文章或文章部分引用内容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或作者名称及原始出处标注错误等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及时处理,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联系邮箱:603971995@qq.com】

0条评论

离散、漂流与再生:伦敦华人艺术社群新叙事

Asymmetry Library 摄影:Christine Constantine“这里有整个伦敦
特写 0评论 2024-04-07

看与被看:视线交织中的当代文化景观

2024年3月28日,“看与被看:当代艺术展”在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启幕。清华大学党委副书记向波涛、参
艺术中国 0评论 2024-04-07

朱新建:绘画激发你身上很美的冲动

朱新建,江苏南京人,由于对文人画的革新,成为文人画的反叛者;被誉为新文人画艺术家代表。他的画备受争议
朱新建 0评论 2024-04-07

邬建安和他的神秘怪谈

中国神话传说,是当代艺术家邬建安艺术创作重要的灵感来源与素材。他说他读《山海经》,越来越觉得那里面讲
中国审美100人 0评论 2024-04-07

英国艺术家、植物学家和园艺家

 Cedric Morris塞德里克·莫里斯英国, (1889-1982)— ArtYou
玖月画社 0评论 2024-04-06

法比安·特雷伯(Fabian Treibe):清醒的梦境

我对现实的表现不感兴趣,至少对纯粹的复制不感兴趣,我的图像不需要正确的视角,这无关紧要。相反,它更清
Galle 0评论 2024-04-06

何多苓:我的画任由观众解读,从来没有标准答案

距离何多苓那件被写入美术史的作品《春风已经苏醒》完成,已经过去了四十二年,很多人知道何多苓都是因为这
刘军 0评论 2024-04-03

万物皆可波普,罗伊·利希滕斯坦诞辰百年大展

英国艺术家理查德·汉密尔顿对波普艺术给出了一个描述性的定义:“流行的、短暂的、可消耗的、低成本、大量
漫雨 0评论 2024-04-03

古道具坂田:“垃圾”,作为一种美学宣言

“古道具坂田:你我的选择”展览部分作品,照片由三嶋一路拍摄“古道具坂田”是已故的日本古道具店经营者、
翁家若 0评论 2024-04-01

乔治·巴塞利兹:2011-2015年雕塑作品

雕塑是一种奇迹般的存在。它被堆砌出来,加以装饰,不是作为思想的标志,而是在形状限制范围内被任意制作出
NATIONAL ARTS 0评论 2024-04-01

最美的春天,住在梵高的画里

1889 没有胡子的自画像 私人收藏1853年3月30日,梵高出生。梵高的一生,短暂而潦倒。在生命里
艺术与设计 0评论 2024-04-01

杨沛霖个展宁波白美术馆举行:漫游“无意之境”

“无意之境”杨沛霖个展现场沿着鄞州公园的绿荫步道,穿过仲春时节的轻风,人们惬意地进入自然之境,亦能漫
艺术中国 0评论 2024-03-31

安妮·莫里斯:伤痛让我比我更爱我

2012年,因为一次流产的经历,艺术家安妮·莫里斯(Annie Morris)将“堆叠”(Stack
BAZAAR ART 0评论 2024-03-30

青蛇:停留在表面的“女性中心”讨论

自然和女性都再次沦为一种背景墙式的展示,被抽象化、扁平化,无法对其复杂性进行更全面更深层的讨论。Yu
石雨桐 0评论 2024-03-29

喻红:作为生命直觉的女性凝视

《ARTnews》中文版2024年3月刊以“女性被看见”为封面专题,特邀国际著名艺术家喻红拍摄独家封
shun 0评论 2024-03-29

艺术与设计APP

  • 最新最热
    行业资讯
  • 最新最热
    行业资讯
  • 最新最热
    行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