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起之秀张如怡潜藏的现实

Kathrin Heinrich

2023-04-14 10:43:00

已关注
图片

张如怡于工作室,照片由Yan Yufeng拍摄,图片由wallpaper提供


张如怡深入研究人的心灵,却从未在作品中露过一丝一毫。相反,她喜欢通过城市环境的视角来反思人类状况。这位身处上海的艺术家在一封电子邮件中解释道:“对我来说,空间就像一个抽象的外壳”。张如怡在这座城市中长大、学习艺术以及现在驻留在此工作,这在她的实践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她组装的物品和装置基于亚洲城市随处可见的廉价建筑材料:水泥、瓷砖、塑料薄膜、图表和网格纸,以及她在建筑工地发现的碎片。简而言之,“塑造我们现代生活并隐藏在建筑物之中的材料。”


图片

Decoration (Twilight)》(局部)(2022),张如怡图片由艺术家及东画廊提供


张如怡将这些材料转化为小型拼贴画、雕塑和跨越房间的装置,通常使用光滑、有光泽的瓷砖网格作为基座、背景或独立空间。以《装修:错置》(2018) 为例,地铁站地下通道与公共淋浴间相遇,其明亮、无菌的瓷砖墙看起来危险多于安全。她的展览“低声细语”目前正在北京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展出,展示了艺术家在过去十年中如何将这些反复出现的主题和材料塑造成一种强烈的视觉语言。她常用的词汇之一是仙人掌,这种植物因其“独特的几何形状、外表锋利但内心柔软的矛盾特性以及极其缓慢的生长过程”而备受她的重视——张如怡说道,这些特征与隐藏在她作品中自我隐喻产生的共鸣相呼应。


图片

左:Individual Plant-VC》(2022),张如怡右:Matte Substance-11》(2020)张如怡,图片由艺术家及东画廊提供


一座雕塑可能会将粗短的仙人掌与弯曲的管道碎片融合在一起(《Modern Fossil》,2022),或者尖锐的刺可能会拥有自己的生命,像一块水磨石上发芽的多刺毛发一样(《Island》,2017)。在巴塞尔艺术展香港展会上,《Matte Substance-11》 (2020) 呈现了在混凝土中与建筑钢筋融合在一起的细长标本。似乎是从一块碎片巨石中长出来的——艺术家将其描述为“现实的废墟”,她发现这座雕塑“充满了矛盾和对抗”。正如她所说,她的融合方法允许探索“隐藏在自然、城市和个人之间的生态系统以及他们的阴暗面。”对于观众而言,她的作品充满了迷人的矛盾。


张如怡由上海东画廊代理。“低声细语”目前正在北京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展出,展期至 2023 年 4 月 9 日。


文章来源: 巴塞尔艺术展 ArtBasel



版权声明:【除原创作品外,本平台所使用的文章、图片、视频及音乐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如,部分文章或文章部分引用内容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或作者名称及原始出处标注错误等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及时处理,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联系邮箱:603971995@qq.com】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