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显形:“伤痕”、市场化和不可避免的虚无

万丰

2023-04-13 18:02:00

关注

这是香港艺术的“伤痕文学”时代,它不是一蹴而就的。

一, 


Art-Ba-Ba约我写一写香港当代艺术的现状,这件事拖了一年有余,辗转难以下笔。“什么是香港艺术发展背后结构性的驱动力?”这样的提问其实并不太难回答。香港在此没有太多特殊性,像所有地区的艺术发展一样,它的外在面貌总是被商业和非商业的系统变化塑形,被购藏的资金流向、资助的机制变化和本地文化经济政策的引导所推动,而内在的、根本的艺术创作驱动力总是和时代变化下人与地方的连接和背离有关。难以下笔的不是这些。


对香港当代艺术现状的理解,在其中生活几年,或是疫情结束后多来几次,总能把握一二。但也可能像不少港漂一样,久居其中而不见全貌。对香港的提问,提问者甚至比问题本身更值得观察。特别是在二零一九年后两地交流隔阂渐深的时代洪流冲击中,今天提问的中文读者们关心的到底是什么?疫情结束了,香港作为一个中国当代艺术渴望与世界接轨的窗口再次被使用,成为一段浮桥,一片舢舨。从这里向前,是否还是不准回头?是否依然此路不通?


图片

香港国际机场行李转盘处的巴塞尔艺术展香港展会广告


二, 


香港,潮湿的南国港湾,我们从迷雾中来,到迷雾中去,沧海依旧茫茫。如果你无法掌握它的形状,那不只是因为疫情大流行的隔绝。拨开迷雾,维多利亚港的海面是一块起伏不定的镜子,照出的是你我欲望的形状。


图片

从香港会展中心望向维多利亚港,以及隔海相望的M+幕墙


三, 


都说今年的香港艺术周异常令人脱力。宴会未终,宾客皆已疲惫。客人们带着每一场派对后的虚无离开,留下的人要面对的是欢宴后一地残炙。虚无,大到艺博会、双年展,小到一次画廊展览开幕,近年来中文艺术界每一次这样的聚集总令人感到不同程度的疲惫和虚无。


当代艺术如果成为一个只关乎交易和交换的平台,追求高效和成功的交集,必然有充满无效的失落。虚无不可避免。在这个意义上说,确实“香港又回来了”,我们都感受到了疫情前的那个炽烈躁动的中国当代艺术界,它是中国社会当下现实的某种缩影。三年疫情似乎只是一场梦,过了,了无痕迹。再聚香港,也明白了你我的梦可能并不是同一个。


图片

2023巴塞尔艺术展香港展会新闻发布会现场


图片

2023巴塞尔艺术展香港展会现场


四, 


这是我在香港居住的第十三个年头。十三,不太吉利的数字,暗合车公庙开年求得的中签。个人的命运总是与地方的命运辗转相连。疫情三年于我是因祸得福。无法到处走动让我做了一些早该做的事,安下心来一点点重新认识香港的艺术现状。


其实也不安心,更多是焦虑和困惑,面对疫情前和疫情中的此城状况,面对隔离中无法返回的陆地和家人。风浪滔天,大家都一身疲惫,困顿于现实的泥泞中,这种身体性的感受是最直接的,一些超越历史的真实也借此显露出来了。


三年里看了城中绝大部分展览,见了许多人,组织了松散、临时的共同体,写了一些文字。不是出于某种要书写地方艺术史空白的抱负,也不觉得自己与此城的重新连接是身份认同的和乡愁的另类召唤。只是汲取力量,寻求出路。


这几年我不太关心拍卖市场的情况了。它虽然也是艺术这个大系统的重要一环,对香港的意义尤甚。可以这么说,拍卖和艺博会共同组成了这个城市当代艺术启蒙的重要初步教育工作。促使我更加关注本地艺术现场的是其中不断涌现的创作、展览和自组织的工作能量,和这种能量对社会现实的直接回应。它背后的大线索是关于如何处理“伤痛”。这是香港艺术的“伤痕文学”时代,它不是一蹴而就的。当我开始留意、梳理和研究时,发现它其实可以向前追溯到5年、10年、15年,甚至直到九七之前,和本地社会思潮的发展和社会运动的进程高度相关。借助对艺术的观察,我得以有机会重新审视和理解这个我已经居住了十多年的城市。它如此熟悉而陌生,它的历史和我来自的大陆的历史这样环环相扣,层叠至今。此城迷雾般的形象,也许正是我们近代史迷雾的一部分轮廓。


五, 


这几年可明显觉察到,香港的艺术家们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在创作和表达。主动和被动的,对社会的关注成为一种跨越艺术创作者年龄层的共识,即使这种关注因现实的原因一再退缩。独立艺术空间和自发形成的小社群此起彼伏,一度在深水埗形成聚落,又随着地区的士绅化逐渐消失。空间和社群不是宏观的,其背后是十分具体的人,空间和社群的活跃能量也随着人的状况的变化而变化,随着人的离散而弥散入更大的网络。“伤痕文学”的兴起和消退自有其规律,好的艺术家把这种能量内化为更为长久的创作动力。从一开始,关于“伤痛”的伦理问题就萦绕其间,这其中有许多问题对社会来说是旧的,但对艺术来说是全新的,反映在不断探索的艺术表达方式中。


大流行期间的每一个本地艺术市场似乎都欣欣向荣,香港不例外,还叠加了此城本土意识觉醒的一波影响。根据香港画廊协会的信息,在这个本来每年都有画廊开张和倒闭的地区,疫情三年来增加了两位数的新画廊,多为经营本地艺术家的作品,竟没有一家关门的。本地藏家对香港艺术家的热情如此之高,本地画廊之间对香港艺术家邀约的竞争之激烈,也让一些低水平的艺术生产有了持续发生的场域。这也正常,艺术的探索总要付出成本,这几年的香港终于不只是贫穷的艺术家们在付出成本了。

“伤痕”与市场化,这条路走来似曾相识,令人回味。


图片

张公松的作品《The state of absence-voices from outside》(2020至今) 于“瞬息⋯⋯signals”展览现场,Para Site艺术空间,2023

葫芦、水、泥土、种子、机械、时间及气温,尺寸可变


图片图片

上图:丹奴 (Maru Yacco) 的摄影作品《变身变化变体艺术家》(1995) 在“神话制造者——光·合作用 ”展览现场,大馆当代美术馆,2023

下图:黄卓宁的录像作品《兔儿神之吻》(2019) 在 神话制造者——光·合作用 ”展览现场,馆当代美术馆,2023


六, 


本土成为了一种商业策略,也和每个地方政府的文化艺术政策引导有关。以香港为例,近几年最流行的是将艺术与科技结合,试图培育出一个艺术与文化的本土科技行业。这种将艺术产业化的思维在产业扶持上也许是高效的,但在艺术上总是低效的。先是NFT热潮期间突然涌现的各种NFT艺术作品和平台,多是可有可无的艺术加上科技新名词的光环效应加持;后有大笔政府和企业资金资助的各种“艺术科技”项目,林林总总,还是炫耀技术的意味多于艺术的讨论,也逃不开这类当代艺术项目必须满足金主KPI的宿命,使得参观人数和社会名流的喜好比艺术圈内的专业评价更加重要。反而是本地的戏剧、舞蹈、音乐等表演领域的一些内容借助这个政策东风做出了有意思的东西。


和这些算是一次性的项目对比,专业化的当代艺术机构显得如此重要,能在专业实践和资金筹措上取得持久和平衡的发展。这在艺术生产成本昂贵的香港尤其重要。即使是这次异常匆忙的香港艺术周之旅也能让很多人大致感受到香港艺术机构的多样性发展现状。M+博物馆的希克馆藏让很多业内人士第一次如此全面的看到中国当代艺术的历史发展痕迹;大馆正在举行的LGBTQ大展在社会意义上来说是这一敏感话题少有的第一次集中讨论;CHAT六厂的中亚艺术展是其近几年关于亚洲、纺织、社区等方向持续研究和展示的又一次严肃呈现;Para Site的展览和新驻地计划依旧充当着本地艺术家重要的实验和交流平台;更不用说独特的亚洲艺术文献库在亚洲当代艺术现场的档案化工作中的长期积累。


香港这种机构的多样化面貌和其资金来源的特殊性有关。来自政府一次性拨款的M+在不断寻找商业和社会支持,其赞助人制度吸收了西方美术馆经验和本地机构化历史积累中的许多资源。大馆的当代艺术部门依靠香港赛马会资金支持,CHAT六厂主要依靠南丰集团的基金会,这些和Para Site、亚洲艺术文献库依靠捐赠和年度拍卖的募资方式又有很大本质的不同。更多小型机构和独立项目依赖政府基金,特别是上世纪九十年代成立的香港艺术发展局的经费审批制度才得以发生。随着人的流动和本地经济情况的变化,这些资金来源在其历史惯性下将会如何发展还很难评估。


图片图片

“M+希克藏品:从大革命到全球化”展览现场,M+


图片图片

上图:苏咏宝的作品《海洋耳朵开合钹》(2020) 于“瞬息⋯⋯signals”展览现场,Para Site艺术空间,2023

鲍鱼壳、马达、黄铜,尺寸可变


下图:邓国骞的作品《肩擦肩》(2023) 于“瞬息⋯⋯signals”展览现场,Para Site艺术空间,2023

旧作残件、数码相纸打印、混合媒介、声音、木板、木条,尺寸可变,Para Site艺术空间委托为本次展览创作


七, 


香港需要一种新的介入方式。三年的“不移动”让我对“移动”产生特别的兴趣,对人与地方、人与文化主体间变动的可能性越来越好奇。新的一年,新的研究和策展项目“青喉”会陆续展开,沿着华人身份、离散和迁移的方向去认识现实的复杂性和未来的可能。这不只是艺术的工作。对我来说,这可能是生活本身。借此,香港之中和香港之外的不可说、不能说、不足与外人道的一些东西,可以潜入到艺术中去。


八, 


香港,连同它折叠、含括、连接的种种,是否能重新成为一种认识和工作的主体?

香港如何可以不只是一段载浮载沉的路径?

香港如何成为方法,可以映照每一个“地方”?


文章来源: Art-Ba-Ba办公室

版权声明:【除原创作品外,本平台所使用的文章、图片、视频及音乐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如,部分文章或文章部分引用内容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或作者名称及原始出处标注错误等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及时处理,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联系邮箱:603971995@qq.com】

0条评论

离散、漂流与再生:伦敦华人艺术社群新叙事

Asymmetry Library 摄影:Christine Constantine“这里有整个伦敦
特写 0评论 2024-04-07

看与被看:视线交织中的当代文化景观

2024年3月28日,“看与被看:当代艺术展”在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启幕。清华大学党委副书记向波涛、参
艺术中国 0评论 2024-04-07

朱新建:绘画激发你身上很美的冲动

朱新建,江苏南京人,由于对文人画的革新,成为文人画的反叛者;被誉为新文人画艺术家代表。他的画备受争议
朱新建 0评论 2024-04-07

邬建安和他的神秘怪谈

中国神话传说,是当代艺术家邬建安艺术创作重要的灵感来源与素材。他说他读《山海经》,越来越觉得那里面讲
中国审美100人 0评论 2024-04-07

英国艺术家、植物学家和园艺家

 Cedric Morris塞德里克·莫里斯英国, (1889-1982)— ArtYou
玖月画社 0评论 2024-04-06

法比安·特雷伯(Fabian Treibe):清醒的梦境

我对现实的表现不感兴趣,至少对纯粹的复制不感兴趣,我的图像不需要正确的视角,这无关紧要。相反,它更清
Galle 0评论 2024-04-06

何多苓:我的画任由观众解读,从来没有标准答案

距离何多苓那件被写入美术史的作品《春风已经苏醒》完成,已经过去了四十二年,很多人知道何多苓都是因为这
刘军 0评论 2024-04-03

万物皆可波普,罗伊·利希滕斯坦诞辰百年大展

英国艺术家理查德·汉密尔顿对波普艺术给出了一个描述性的定义:“流行的、短暂的、可消耗的、低成本、大量
漫雨 0评论 2024-04-03

古道具坂田:“垃圾”,作为一种美学宣言

“古道具坂田:你我的选择”展览部分作品,照片由三嶋一路拍摄“古道具坂田”是已故的日本古道具店经营者、
翁家若 0评论 2024-04-01

乔治·巴塞利兹:2011-2015年雕塑作品

雕塑是一种奇迹般的存在。它被堆砌出来,加以装饰,不是作为思想的标志,而是在形状限制范围内被任意制作出
NATIONAL ARTS 0评论 2024-04-01

最美的春天,住在梵高的画里

1889 没有胡子的自画像 私人收藏1853年3月30日,梵高出生。梵高的一生,短暂而潦倒。在生命里
艺术与设计 0评论 2024-04-01

杨沛霖个展宁波白美术馆举行:漫游“无意之境”

“无意之境”杨沛霖个展现场沿着鄞州公园的绿荫步道,穿过仲春时节的轻风,人们惬意地进入自然之境,亦能漫
艺术中国 0评论 2024-03-31

安妮·莫里斯:伤痛让我比我更爱我

2012年,因为一次流产的经历,艺术家安妮·莫里斯(Annie Morris)将“堆叠”(Stack
BAZAAR ART 0评论 2024-03-30

青蛇:停留在表面的“女性中心”讨论

自然和女性都再次沦为一种背景墙式的展示,被抽象化、扁平化,无法对其复杂性进行更全面更深层的讨论。Yu
石雨桐 0评论 2024-03-29

喻红:作为生命直觉的女性凝视

《ARTnews》中文版2024年3月刊以“女性被看见”为封面专题,特邀国际著名艺术家喻红拍摄独家封
shun 0评论 2024-03-29

艺术与设计APP

  • 最新最热
    行业资讯
  • 最新最热
    行业资讯
  • 最新最热
    行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