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无极:我自中国走出,使我能再走向中国

世界艺术art

2023-09-13 10:27:00

已关注

图片

 

赵无极

华裔法国画家, (1921-2013)

赵无极平生创作尺幅最大的油画三联作《1985年6月至10月》(长达10米,高达2.8米)在香港苏富比2018年秋拍“现代及当代艺术晚间拍卖” 专场上,以4.5亿港元落槌,计入佣金后,成交价为5.1亿港元。这刷新了赵无极世界拍卖纪录,也是当时香港艺术拍卖史上最高成交的画作。


横着手机欣赏

图片

赵无极《1985年6月至10月》1985年

这幅280 x 1000 cm的三联画是他应建筑师贝聿铭之邀,为新加坡莱佛士城特别创作,完成于1985年。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1985年6月至10月》局部


“我自中国走出,使我能再走向中国。

——赵无极


图片

年轻时的赵无极


赵无极,生于中国北京,童年在江苏南通读书,并学习绘画。1935年入杭州艺术专科学校,师从林风眠。1948年赴法国留学,并定居法国。


图片

赵无极作品《 教堂风景》 1951 年


在绘画创作上,以西方现代绘画的形式和油画的色彩技巧,参与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意蕴,创造了色彩变幻、笔触有力、富有韵律感和光感的新的绘画空间,被称为“西方现代抒情抽象派的代表”。为法兰西画廊终身画家、巴黎国立装饰艺术高等学校教授,获法国骑士勋章。曾在世界各地举办160余次个人画展。2013年4月9日,赵无极因病医治无效在瑞士沃州逝世,享年92岁。


赵无极作品《红色风景》 1954 年


图片

赵无极作品 《拥抱》 1951 年


图片


趣事:毕加索不见儿子 但是挂念赵无极


赵无极与毕加索、张大千等名家都是挚友。到法国后,让其惊喜的是,他在法国南部的画室居然一度毗邻毕加索的画室。已届八旬的毕加索一心沉醉于绘画,连自己的孩子都不见,但他对赵无极非常亲切。每次在画廊见面,他都热情地招呼:“矮个子中国人!”若赵无极不在,他也会问,“那个矮个子中国人来了吗?”


图片

赵无极作品《 04.11.61 》 1961 年

--------------------------------------------------------------------------------

巴黎 — 灵感的源泉


在杭州艺专任教五年后,赵无极于1948年移居巴黎发展。巴黎给予赵无极无限创作灵感,从最初被马蒂斯(Matisse)及毕加索(Picasso)影响,到后来受到西方现代艺术和印象派以及表现主义的启发,赵无极的艺术风格逐渐走向抽象。


1950年代中期,赵无极逐渐简化物象为线性符号,回归传统中国文化,从诗意幽静的「克利时期」步入了短暂的「甲骨文时期」,用古朴抽象的字形唤醒渊源千古中涓涓流淌的记忆,笼罩着历史文明的神秘氛围。


图片


图片

赵无极与贾科梅蒂、苏拉热等画友们在皮埃尔画廊


图片


赵无极与中国传统绘画


赵无极刚到达巴黎时,对西方现代绘画的探索使得他在很长的时间内,不愿以中国传统绘画的方式创作,但他一直坚持纸上作品的创作。其中,水彩画由于是以水作为媒介调和稀释颜料,水的透明性及流动性使得水彩画作在色彩的清透性、光感的趣味性以及层次的丰富性等方面具有其它西方绘画类别所无法达到的效果,而水彩这种材质的特殊性又与中国传统绘画在用具、技巧、表现形式和抒情性较强的取向上也相当近似。毕生都在探索中西艺术融合之路的赵无极,在他的艺术创作生涯中,也一直将水彩画作视为重要的实践物来诠释其艺术理念。


图片

赵无极作品 《29.01.64》


图片

赵无极作品 1960年至1969年作 《3.4.60 - 1.2.69》 油画画布


赵无极的中国情


1972年3月,在阔别故土24年后,赵无极回到上海探望母亲。此时的赵无极已功名成就,也经历了人生中的数次悲欢离合。返回巴黎后,赵无极用从中国带回的笔与墨,重拾水墨创作。一开始只是用以消遣的练笔之法,但渐渐地,他发现在笔墨的晕染、滴流、墨色多重的浓、淡、枯、润变化间,他不但感受莫大的创作乐趣,而且水墨画的千百种浓淡变化、不计其数的层次,以无形蕴有形的效果,对他有了新的启发及触动。


图片

贝聿铭与赵无极


1979年,他在建筑师贝聿铭的邀请下,为其设计的北京香山饭店创作了两幅大型水墨绘画,此后又于1983年,分别在北京国家博物馆以及台湾历史博物馆举办了大型展览。1985年5月,赵无极受邀回母校浙江美院(现中国美术学院)授课,将他的理论与观念与学生分享;并在1998和1999年间,分别在上海博物馆、北京中国美术馆和广东美术馆举办「赵无极绘画60年回顾展」。


赵无极曾回忆道:「历史就是这样把我推向了遥远的法国,让我在那里生根安居,然后又让我重返中国,使我内心最深处的追求终有归宿。」这些年与祖国的亲密交流,以及对水墨绘画的探索心得,让赵无极的抽象艺术进入到了新的蜕变期。


图片

赵无极与陈美琴


在世界各地的博物馆遇见赵无极


赵无极的作品被全球超过20个国家150多家美术馆收藏。在包括美国现代艺术博物馆(Museumof Modern Art)、古根海姆博物馆(The Guggenheim)以及英国泰特美术馆(Tate Modern)等在内的重要机构的永久馆藏中,都能发现赵无极作品的身影。2016年9月9日,赵无极回顾展《No Limits:Zao Wou-Ki》在纽约亚洲协会开幕,展示他在美国、欧洲以及亚洲的公共及私人收藏作品,印证赵无极作为真正「跨国」艺术家的地位。


图片

赵无极作品 1966年作 《16.5.66》 油画画布


图片

赵无极作品 1968年作 《10.1.68》 油彩画布


从描绘基本形状到宇宙辽阔之美


纵观赵无极一生的艺术创作,在不同的阶段,他都全心投入,不断探索独特的途径。他从未停留在某个阶段性的成就,而是不断突破及超越自我,打破过往已建立的成就与框架,这令他得以在近70年的艺术创作生涯中,将其艺术语汇层层互扣地推演:从1940年代开始创作时的具象绘画,到抵达巴黎后的抽象方向转变。


至1950年代的「克利时期」、「甲骨文时期」,直至1959年后开始舍去命题,仅以作品完成日期为题目,逐步将物象从画面中完全抽离的探索。在随后几十年的抽象艺术发展中,无论是油彩画布、还是纸张墨彩,他都将各种媒介运用得得心应手、挥洒自如,经历了从来源于东方、立足于西方、又回归于东方的心之历程。


图片

赵无极作品 1974年作《19.8.74》布面 油画


赵无极由东而西,再由西而东,跋涉千山万水,圆满完成了融合中西艺术的历史使命,也将自己造就成蜚声当代世界艺坛的杰出画家


图片

赵无极作品《争荣竞秀》


纵观赵无极的艺术成就,不仅在于他在西方抽象艺术的发展史上开创了其独特而具有东方美学的艺术风格,更在于他将中国哲学的深刻洞见与创造性融合于艺术创作之中。这条将东西方美学完美融合的探索之路,不但为他在世界艺术史的发展上留下精彩的篇章,亦令艺术家得到回归内在本源、超越时空的圆满体验。


图片

赵无极 1971年作 红色抽象 蚀刻 版画


文章来源: 世界艺术art 

版权声明:【除原创作品外,本平台所使用的文章、图片、视频及音乐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如,部分文章或文章部分引用内容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或作者名称及原始出处标注错误等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及时处理,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联系邮箱:603971995@qq.com】

0条评论

绚烂蓑衣:从具象表现窥见罗依涵的精神能量

“这次回湖南的第一感受就是茂,今年雨水多,植物繁盛野蛮生长。双湖是我的老家,在这儿画画我感到前所未有
xuxin 0评论 2023-09-18

化身灵魂:探索哲学、形而上学和人类本源的荒鎏

坚持将优秀艺术家的优秀作品纵横世界各地,这永远是致力于拓展艺术世界道路的每一个人最坚定的立场。&nb
NATIONAL ARTS 0评论 2023-09-18

一个人的房间,四张手稿和三十年

▲ 2023年上海春美术馆「陈墙:近观」展览海报一个人的房间,四张手稿和三十年1959 到 1967
徐小丹 0评论 2023-09-18

纵浪大化:袁运生的壁画梦

展览现场2023年9月15日,“纵浪大化——袁运生与壁画梦”在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三层B展厅正式面向公
艺术中国 0评论 2023-09-17

五位艺术家带你到自然中寻找灵感

绿色总是让人心情舒畅,就像自然总是在无形之间给予我们成长的能量。在这个工业化的时代,自然曾一度被人类
thepluspaper 0评论 2023-09-18

郅敏:田世信的史诗

田世信,1941年出生于北京1956—1964年就读于北京艺术学院美术系预科及本科,学习绘画及雕塑。
郅敏 0评论 2023-09-16

付斌作品展在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美术馆展出

学术主持马赛策 展 人张敢执行策展人段少锋展览时间2023年9月10日-9月23日展览地点清华大学美
付斌 0评论 2023-09-16

DnA SHENZHEN设计与艺术博览会:以“鲶鱼效应”带动大湾区艺术生态

“DnA SHENZHEN试图做一条在大湾区游弋的“鲶鱼”,以一个关注当代艺术与设计的博览会来实现扰
沈最 0评论 2023-09-15

奥纳·泰特斯:世界在美丽中向外眺望

——摘自《了不起的盖茨比》一对伴侣的华尔兹舞步在窗中定格。男人的右眼瞥向窗外,半张脸的面积都隐在暗处
李欣阳 0评论 2023-09-15

印第安剧场:1969 年后的原住民表演、艺术和自决

1969年,美洲原住民及其支持者占领了位于美国加州旧金山湾内的恶魔岛。他们抗议联邦政府对原住民的不适
艺术与设计 0评论 2023-09-15

珍·斯塔克 Jen Stark | 用纸张代替画笔

珍·斯塔克Jen Stark 1983年出生于佛罗里达州迈阿密,雕塑艺术家,色彩艺术家、画
库艺术 0评论 2023-09-14

超火城市艺术家SpY,最新作品空降北京与成都!

➤《ZEROS》瞬息涌现(A momentary spring),北京时代美术馆➤《BLANKETS
Lifeness_LAB 0评论 2023-09-14

“不可能的编舞”如何发生?圣保罗双年展在巴西文化复兴之际开幕

第35届圣保罗双年展(Bienal de São Paulo)已于当地时间9月6日开幕,将持续至12
Gabriella Angeleti,姚佳南 0评论 2023-09-14

安尼施·卡普尔:重构材料的意义,观念的衍生与精神交流的场域

灵感就是不断提问什么是现实的,什么是超于现实的艺术。这是艺术家需要做的,也是艺术的主要目标和方法论。
NATIONAL ARTS 0评论 2023-09-14

五位艺术家把饼干打造成无可复制的艺术品

「生有热烈,藏于俗常。」对于甜食爱好者而言,生活中的滚烫心动与美好时光,便是品尝甜品的时候。无论上一
丹尼尔先生 0评论 2023-09-14

艺术与设计APP

  • 最新最热
    行业资讯
  • 最新最热
    行业资讯
  • 最新最热
    行业资讯